當狗狗走路時突然出現一拐一拐的情況,甚至抬起腳不敢踩地,你可能會擔心狗狗是否扭傷了腳。 其實,輕微的扭傷通常幾天內能恢復,但若處理不當,可能拖延復原時間或導致更嚴重的傷害。那麼,狗狗腳扭到幾天會好? 需要如何照顧呢?本篇文章將帶你全面解析狗狗腳受傷的可能原因、狗狗腳扭傷症狀、處理方法與預防技巧,讓毛孩遠離受傷困擾,保持健康行動力!
狗狗為什麼跛腳?這些原因你一定要知道!
狗狗跛腳原因可能有很多,除了是外傷或扭傷外,還有一些健康問題可能會讓毛孩走起路來怪怪的,甚至影響日常活動,以下幾種常見的跛腳原因,提醒家長們一定要留意!
- 退化性關節炎:年紀較大狗狗的「關節殺手」,隨著年齡增長,關節軟骨會逐漸磨損,讓狗狗感到不適、僵硬,走起路來變得慢吞吞,甚至懶得動,尤其是大型犬因為體重較重,關節負擔更大,可能在年輕時就提早出現磨損問題。
- 膝關節異位症:小型犬較常見的關節問題之一,當膝蓋骨跑位時,狗狗的步伐可能變得不穩定,甚至突然跛腳,有些狗狗只是偶爾發生,自己就能調整回來,但如果變得頻繁或影響走路,就可能需要手術矯正。
- 髖關節發育不良:主要為髖關節發育異常,讓狗狗關節變得不穩定,導致疼痛,甚至影響活動力,讓狗狗不愛跑跳,行動上也越來越吃力,常好發於在黃金獵犬、拉布拉多、德國牧羊犬等中大型犬。
- 十字韌帶斷裂:這就像狗狗界的運動傷害,當毛孩在奔跑、跳躍時動作過猛,或是體重太重,膝蓋內的十字韌帶可能會受傷甚至斷裂,狗狗就可能突然跛腳、不敢踩地,甚至完全不想走路,嚴重的話需要透過手術修復。
- 萊姆病:如果狗狗被壁蝨叮咬過,之後開始莫名其妙跛腳,就要小心可能是萊姆病!這種病會攻擊關節,讓狗狗反覆出現疼痛、發炎,影響日常活動,因此,平時的防蟲措施真的不能偷懶!
狗狗腳扭傷症狀是什麼?先了解狗狗腳受傷常見6情況
狗狗腳受傷的情況不只是一種,可能是外部傷害,也可能是骨折或關節健康等問題,若是症狀嚴重時,甚至會影響牠們的日常活動。以下整理狗狗常見的腳部受傷情況,家長們可以從這些跡象來判斷毛孩的狀況,如果狗狗的腳部受傷沒有在短時間內改善,或是傷勢看起來嚴重,就不要再觀望,儘快帶去獸醫院檢查,才能讓毛孩早日恢復正常活動!
狗狗腳受傷情況1:輕微扭傷或拉傷
如果狗狗只是輕微扭傷或拉傷,通常會短暫跛腳,走起來有點不順,但休息一下後可能就會恢復,不過,如果跛腳持續超過一天,還是需要留意是否有更嚴重的問題。
狗狗腳受傷情況2:關節性疾病
有年紀的狗狗容易因為關節退化導致慢性疼痛,表現出動作遲緩、走路僵硬,甚至長時間休息後會更不願意起身,這類問題通常需要長期照護,可能要搭配關節保健品或醫療處理來改善。
狗狗腳受傷情況3:骨折或嚴重創傷
若是狗狗完全不敢讓某隻腳著地,甚至發出哀嚎聲,可能是骨折或韌帶受傷的情況,這種急性症狀通常伴隨明顯腫脹,甚至可能有不正常的腳部角度,需要立即就醫處理。
狗狗腳受傷情況4:異物刺傷或趾間炎
如果狗狗頻繁舔腳、啃咬腳趾,可能是有異物卡住腳掌,例如小石頭、玻璃碎片、倒刺等,或是趾間發炎感染,這時可以檢查腳掌與趾縫,看是否有紅腫或傷口,必要時清潔傷口並觀察狀況。
狗狗腳受傷情況5:神經受損
狗狗的跛腳狀況如果反覆發生,甚至走路時某隻腳一直拖著或沒力,可能是神經受損導致的運動障礙,這種情況通常需要進一步檢查,確認是否與脊椎或神經系統有關。
狗狗腳扭到幾天會好?簡單護理方式一次了解!
當狗狗因奔跑、跳躍或踩空導致腳扭傷時,應先讓牠停下來休息,減少活動,以免加重傷勢,在受傷的前48小時內,可用冰袋或冰毛巾輕敷患部,每次10至15分鐘,1日進行3次,可以幫助消腫與舒緩疼痛,但要避免冰袋直接接觸皮膚,以免皮膚凍傷;受傷超過48小時後,通常狀況會比較緩解,這時候可以改用熱毛巾、暖暖包熱敷的方式舒緩,建議溫度控制在40°C,每日進行3次,一次15分鐘左右,若狗狗不停舔咬傷處,建議使用伊莉莎白頸圈或穿上襪子防止刺激傷口,如無明顯傷口或骨折,可以輕輕按摩腳部,觀察是否有腫脹或疼痛,但狗狗依然反應強烈,就應避免按壓並儘快就醫。
受傷後恢復期間應減少運動,避免跑跳或上下樓梯,小型犬可考慮抱起移動,輕微扭傷通常幾天內會改善,但若跛腳持續超過2天或腫脹加重,應立即帶去獸醫院檢查,以免影響恢復,適當的照顧與觀察,才能幫助狗狗早日恢復活力!
狗狗腳扭傷怎麼辦?6大方法幫助毛孩遠離傷害
狗狗天性活潑好動,喜歡奔跑、跳躍,可是沒有適當的防護,很容易因為環境因素或運動過度而扭傷腳部,甚至造成關節或韌帶受損。雖然輕微扭傷可能幾天內就會自行恢復,但如果沒有做好預防,狗狗可能會反覆受傷,長期下來將會影響行動力與生活品質,因此透過以下日常照護、運動管理與環境調整等方法,才能有效降低狗狗腳扭傷的風險。
- 避免滑倒:狗狗在磁磚或木地板上奔跑時容易打滑,可能導致腳部受傷,尤其是年長犬或關節較脆弱的狗狗更需要防滑措施,建議在家中鋪設止滑墊或地毯,增加抓地力,減少意外發生。
- 適當運動環境:戶外活動時,應避免讓狗狗在崎嶇不平或高低落差過大的地形劇烈奔跑或跳躍,特別是小型犬,跳躍過高可能增加關節壓力,導致扭傷或骨折。
- 避免過度運動:適當的運動能強化狗狗的肌肉與關節穩定度,減少受傷風險,但過度奔跑或長時間劇烈活動,可能導致韌帶拉傷或肌肉疲勞,像是對於關節較脆弱的狗狗,可選擇散步或游泳等低衝擊運動,減少關節壓力。
- 控制體重:體重過重會增加關節與韌帶的壓力,導致更高的受傷風險,因此需要控管狗狗體重,可以透過均衡飲食與適量運動來維持健康體態,能有效降低狗狗腳部受傷的機率,特別是大型犬與老年犬,應特別注意體重管理,以減少關節負擔。
- 補充保健品:對於體型較大、年齡較長或已經有關節問題的狗狗,可以適量補充葡萄糖胺、軟骨素等關節保健品,幫助維持關節健康,減少受傷風險。
- 定期檢查腳部狀況:過長的指甲可能影響狗狗的步態,使牠們行走不穩,增加扭傷機會,建議定期修剪指甲,同時檢查腳墊是否有乾裂或異物,如小石頭、玻璃碎片等,確保狗狗行走時不會因異物影響平衡。
狗狗受傷該如何照顧?預約毛小愛寵物保母,守護毛孩健康!
狗狗是我們的重要家人,牠們的健康與快樂始終是毛父母們最關心的事,透過正確的照護與預防措施,可以幫助毛孩遠離腳部受傷的困擾,讓牠們自由奔跑、開心玩耍。如果有扭傷、不適合外出的毛孩,毛小愛有專業到府保姆,可以到府陪伴狗狗,提供狗狗愛與照顧,讓狗狗在熟悉的環境中被好好照顧。
想了解更多寵物健康與照護知識?絕對不能錯過毛小愛—愛寵平台!立馬下載APP,這裡不僅有最專業、最實用的寵物資訊,還幫助忙碌的毛爸媽輕鬆媒合貼心寵物保姆,讓毛寶貝獲得最細心的照顧。現在就關注毛小愛,第一時間獲取最新的寵物健康資訊、照護技巧,與毛孩的生活更加安心愉快!
延伸閱讀:
狗狗感冒會自己好嗎?做好4大照顧,幫助狗狗更快恢復- Fluv毛小愛
點閱: 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