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牙齒掉了怎麼辦?從掉牙原因到照護指南,讓你一次看懂

不知道貓咪牙齒掉了怎麼辦,可以先找出掉牙原因再執行解決方法

你是否突然發現愛貓少了一顆牙?或是在家中地板撿到一顆神秘的小白牙?遇到這樣的情況身為飼主的我們難免會感到緊張或困惑:「貓咪掉牙齒正常嗎?」,雖然掉牙可能是正常的換牙過程,但也可能是潛在健康問題的警訊!

本篇文章將帶你瞭解貓咪掉牙的常見原因、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,以及如何照護貓咪的牙齒,確保牠們的口腔健康,避免未來出現更多問題。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貓咪掉牙的奧秘吧!

貓咪掉牙齒正常嗎?盤點5大常見原因

貓咪的牙齒跟人類一樣,也會經歷不同的生長與變化,一般來說,在幼年時期會經歷換牙期,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,飼主無需擔心。但是,如果是在成貓階段出現掉牙,可能就需要多加留意了!以下是貓咪掉牙的常見原因:

1.換牙期

貓咪的牙齒也有「乳齒」及「恆齒」之分,在出生後約3~6個月之間,會經歷一個換牙過程,乳牙會自然脫落,並被恆牙永久取代,因此在這段時間掉牙不用過度擔心,只要留意新牙有順利長出來即可。

2. 牙周病

牙周病是成貓掉牙的主要元兇之一,尤其是當貓咪的牙齒長期累積牙菌斑與牙結石時,就會引發牙齦發炎、牙齒鬆動,甚至是出現掉牙危機。因此,口腔清潔對貓咪來說非常重要,千萬別等到掉牙才開始注意口腔保健。

3. 牙齒受損或撞擊

貓咪活潑好動,尤其是愛玩的貓咪,在追逐、打架或跳躍時可能會不小心撞斷牙齒。除此之外,在吃東西時,食物太硬或咬到硬物(例如骨頭、貓草棒)也可能導致牙齒受損,進而掉落。

4. 營養不良

貓咪如果長期飲食不均衡,就可能會導致掉牙,特別是當缺乏關鍵營養素「鈣」與「磷」時,會使牙齒變得脆弱且容易脫落;而維生素D缺乏則會影響鈣質吸收,進一步加劇牙齒問題。此外,缺乏優質蛋白質還可能導致牙齦萎縮,影響牙齒的穩固性,所以為了避免掉牙,飼主應提供均衡營養的飲食,確保貓咪獲得足夠的維生素和礦物質。

5. 老年退化

隨著年齡增長,貓咪的牙齒也會逐漸變得脆弱。如果貓咪已經上了年紀,掉牙可能是自然退化的結果,這是避免不了的。

3種意外掉牙情況,貓咪可能自己撞斷牙齒

貓咪一生只會換一次牙齒,一旦成年後掉牙,通常就無法再生。雖然牠們並不會特意讓牙齒掉落,但某些意外狀況可能讓牙齒提早報銷,身為飼主應該進一步瞭解貓咪掉牙的常見原因,並盡量避免以下這些危險情境。

1.打架鬥毆導致掉牙

貓咪是領地性強的動物,多貓家庭或經常於戶外活動的貓咪,偶爾會因為爭奪地盤、食物、玩具,甚至是單純的玩耍而發生打架。而在激烈的打鬥中,貓咪可能會被對方抓傷、咬傷,甚至因為牙齒咬合過度用力而造成斷裂,尤其是犬齒(尖牙)和門牙最容易受到影響。

2.高處墜落或撞擊

雖然貓咪天生擅長跳躍和平衡,但牠們仍可能因為錯估距離、地板濕滑或受到驚嚇而摔落,導致牙齒斷裂或脫落。此外,貓咪在家中奔跑、追逐玩具時,若高速衝刺時撞上家具、牆壁,也可能因衝擊力道過大而掉牙,因此飼主應確保家中環境安全,避免讓貓咪在過高或過於狹窄的地方奔跑跳躍。

3.啃咬過硬的東西

有些貓咪天生喜歡咀嚼,會去啃咬貓草棒、硬質零食,甚至是電線、塑膠製品或金屬物品,而這些過於堅硬的物品可能會讓貓咪的牙齒直接斷裂。此外,長期啃咬硬物還可能導致牙齒磨損、裂痕,甚至影響牙齦健康,如果發現貓咪喜歡咬硬物,應提供適當的潔牙玩具,以降低意外掉牙的風險。

貓咪牙齒「消失」的特殊狀況——齒吸收

除了因外力導致的掉牙,貓咪還有一種奇特的牙齒疾病——齒吸收(Tooth Resorption)。這種疾病在成年貓咪中相當普遍,卻經常被忽視,因為牙齒並不會直接掉落,而是逐漸被身體分解,像是被「吃掉」一般。

什麼是齒吸收?

齒吸收是一種牙本質(Dentin)異常被破壞並逐漸消失的病變,這種過程由貓咪自身的噬齒細胞(Odontoclasts)所引發,最終可能導致整顆牙齒被吸收、消失。這種疾病最常影響後臼齒,但在某些情況下,也可能波及門牙或犬齒。

由於初期變化細微,貓咪通常不會出現明顯不適,因此飼主難以察覺。然而,當齒吸收深入牙髓(包含牙神經與血管)時,會引起強烈疼痛,使貓咪對進食產生抗拒,甚至改變進食方式,例如只使用一側牙齒咀嚼或完全拒絕乾飼料。

如何發現齒吸收?

由於齒吸收的初期症狀不明顯,定期觀察貓咪的進食狀況是關鍵。如果發現貓咪出現以下異常行為,可能就是齒吸收的警訊:

  • 進食時猶豫不決,將食物放入口中後又吐出
  • 只使用單側牙齒咀嚼,避免刺激患部
  • 抗拒乾飼料或硬質零食,偏好濕食
  • 經常舔嘴巴或流口水,可能是因疼痛導致口水分泌增加
  • 出現口臭或牙齦紅腫等症狀,顯示出牙齦可能受到影響

齒吸收的確診通常需要獸醫進行X光檢查,因為肉眼難以察覺牙齒內部的變化。若確診齒吸收,獸醫通常會根據病情嚴重程度決定治療方式,嚴重時可能需要拔除受影響的牙齒,以減輕疼痛並恢復貓咪的生活品質。因此,飼主應該定期帶貓咪進行口腔檢查,以確保齒吸收能夠儘早發現、及早治療。

貓咪掉牙後該怎麼辦?4點注意事項確保貓咪健康

掉牙後,貓咪的飲食習慣與生活品質可能受到影響,因此飼主應該密切觀察並適時提供適當的照護。透過以下4個步驟,可以幫助貓咪適應掉牙後的生活,並確保口腔健康。

1. 觀察貓咪的飲食與行為

當發現貓咪掉牙時,首先應該觀察貓咪的日常行為與進食狀況。有些貓咪即使少了一顆牙,仍能正常進食、不影響活動,這種情況通常不需要太過擔心。但如果貓咪開始出現以下狀況,可能代表掉牙已經影響到牠的健康:

  • 進食困難:吃東西時猶豫不決、咀嚼緩慢,或拒絕吃硬質食物。
  • 疼痛表現:頻繁用爪子抓嘴巴、搖頭、流口水,甚至變得煩躁或抗拒觸摸嘴部。
  • 口臭或牙齦異常:如果掉牙伴隨口腔異味或牙齦紅腫,可能有口腔感染或炎症。

若發現貓咪有上述這些異常情況,應儘早帶去獸醫院檢查,以確保口腔問題不會惡化。

2. 就醫檢查

掉牙可能只是表面症狀,背後可能潛藏更嚴重的口腔疾病,例如牙周病、齒吸收、口炎,甚至其他系統性疾病。當發現貓咪掉牙時,應該帶去獸醫院進行全面的口腔檢查,確認是否有其他健康問題需要一併處理。

獸醫也可能會建議幫貓咪洗牙,以清除牙結石並預防未來的牙齒問題。此外,若發現貓咪有口炎或牙齦炎,還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或消炎藥來控制症狀。因此定期檢查才能夠及早發現問題,避免掉牙情況惡化。

3. 調整飲食

如果貓咪因為掉牙導致進食困難,飼主應該根據貓咪的需求調整飲食方式,讓牠能夠輕鬆進食、不影響營養攝取。以下是3種可行的飲食調整方式:

  • 改為濕糧:罐頭或肉泥的質地較柔軟,適合牙齒較少或牙齦敏感的貓咪食用。
  • 泡軟乾糧:用溫水或無鹽雞湯泡軟乾糧,使其更容易咀嚼與吞嚥。
  • 餵食小塊食物:如果貓咪仍能吃固體食物,可選擇較小塊的乾糧或撕碎的肉類,以減少咀嚼壓力。

4. 避免讓貓咪咬硬物

有些貓咪喜歡啃咬堅硬的物品,例如潔牙骨、硬質零食、塑膠、木頭,甚至金屬物品,這些都可能對牙齒造成額外的壓力,導致已經脆弱的牙齒進一步損壞。因此,飼主應該確保貓咪的玩具與食物不會過於堅硬,以避免牙齒損傷。

如何預防掉牙?快速掌握貓咪的牙齒日常照護方法

貓咪的牙齒健康與整體健康息息相關,因為不僅會影響進食,還可能導致其他健康問題,從日常生活中做好牙齒保養,才能確保貓咪擁有健康的牙齒,降低未來掉牙的風險。透過以下4種方式,可以幫助貓咪維持良好的口腔衛生,減少牙齒疾病與掉牙的發生機率。

1.定期刷牙

貓咪若沒有定期清潔牙齒,就可能形成牙結石並引發牙周病。因此,飼主可從小培養貓咪的刷牙習慣,使用專為貓設計的牙刷與牙膏,避免刺激口腔。要特別注意的是,人類牙膏含有氟化物與其他成分,對貓咪有毒,千萬不可使用。

2.提供潔牙零食或適合的玩具

除了刷牙外,適當的潔牙零食與潔牙玩具也能輔助口腔清潔。潔牙零食通常經過特殊設計,能在貓咪咀嚼時去除部分牙菌斑與牙結石,但應注意選擇不含過多添加物的產品,以免影響健康。此外,避免給貓咪骨頭或太硬的玩具,以免造成牙齒損傷。

3.定期獸醫檢查

儘管日常照護能降低牙齒疾病風險,仍需定期帶貓咪至獸醫院進行口腔健康檢查,因為獸醫可透過專業儀器檢視牙齒與牙齦狀況,評估是否有牙結石、牙周病或其他潛在問題。若貓咪出現口臭、流口水、進食困難或牙齦紅腫等異常情況,應儘早就醫,以免病情惡化影響整體健康。

4.均衡飲食

確保貓咪攝取均衡的營養,可多吃含有鈣、磷與維生素D的食物,有助於維持牙齒與骨骼的健康。乾飼料相較於濕食提供更多的摩擦力,能減少牙菌斑堆積,但並不代表可以完全取代刷牙的必要性,透過均衡的飲食搭配,才能讓貓咪的牙齒維持更健康的狀態。

關注毛小愛,輕鬆掌握貓咪口腔照護秘訣!

如果發現貓咪掉牙,不要驚慌,先觀察其行為並適時就醫,確保牠的飲食與健康狀況不受影響!記住,擁有健康的牙齒才能讓貓咪開心地吃飯、玩耍,並陪伴我們更長久!貓咪的牙齒健康關係到整體生活品質,透過定期檢查、適當照護,便能幫助貓咪維持良好的口腔健康。全台最大的寵物保姆平台毛小愛,定期彙整貓咪健康新知,從貓咪的行為及情緒觀察,到常見的口腔照顧、病症預防及照護技巧等,幫助貓爸貓媽更全面守護貓咪健康。

平時工作忙碌,無法隨時待在貓咪身邊又擔心牠們的安危和狀況,推薦你到毛小愛APP上尋找專業寵物保姆,協助飼主外出時也有人能在家守護毛孩身體及健康安全,陪伴毛孩一同玩耍,讓毛孩感受到滿滿的愛與關懷,更歡迎關注毛小愛,將會不定期分享最新的寵物保姆服務資訊及毛孩知識,帶您用愛更全面守護毛孩的成長健康!

延伸閱讀:

貓咪餵藥全攻略|3種餵貓吃藥方法,讓餵藥不再是場戰爭

貓咪憂鬱症怎麼辦?瞭解壓力來源,6大方法幫忙找回快樂貓生

點閱: 6

zh_TWChines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