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咪有哪些常見疾病?症狀、就醫時機與預防重點一次看

貓咪天生「忍痛」,很多疾病初期不明顯;等到出現食慾差、嗜睡、躲藏或明顯疼痛時,往往已進入中後期。以下整理最常見的 10 大類疾病與「何時該就醫」、居家預防重點,協助你快速判斷與行動。

貓咪常見疾病

 

1.下泌尿道疾病(FLUTD:膀胱炎、結晶/結石、尿道症候群)

常見徵兆:頻尿、排尿困難、在砂盆外尿、尿中帶血、一直舔生殖部位。
為什麼常見:公貓尿道較細;壓力、飲水量少、飲食礦物不均,皆會誘發。
就醫時機立刻——若完全排不出尿是急症,可能 24–48 小時危及生命。

2.慢性腎臟病(CKD)

常見徵兆:喝水變多、尿多、體重下降、口氣異常、食慾差、嗜睡。
重點:高齡貓盛行率高,需長期飲食與監測(腎臟指數、血壓)。

3.口腔疾病(牙周病、口炎)

常見徵兆:口臭、流口水、吞嚥痛、偏食、抓嘴巴。
重點:牙菌斑→牙結石→牙周炎是常見進程;免疫或病毒因素可導致嚴重口炎。

4.上呼吸道感染(感冒群:皰疹、卡里西等)

常見徵兆:打噴嚏、流鼻涕、結膜炎、流眼淚、咳嗽、發燒、食慾下降。
重點:幼貓、庇護所環境常見;壓力大會復發。

5.腸胃道問題(急性腸胃炎、慢性腸胃炎、便秘、胰臟炎)

常見徵兆:嘔吐(反覆)、腹瀉或便秘、體重減輕、毛質變差。
重點:飲食轉換過快、毛球、食物不耐、胰臟炎皆常見;嘔吐頻繁 ≠ 正常。

6.皮膚與寄生蟲(外寄生蟲、黴菌、過敏)

常見徵兆:抓癢、掉毛、皮屑、圓形禿毛、結痂。
重點:除蚤、驅蟲與環境清潔、減壓是長期管理核心。

7.心血管疾病(肥厚型心肌病 HCM 等)

常見徵兆:呼吸急促、活動耐受差、暈厥;有時無症狀,血栓風險需留意。
重點:部分品種(如米克斯也會)好發;例行健康檢查可早期發現。

8.內分泌與代謝(糖尿病、甲狀腺機能亢進)

糖尿病:喝水、尿量增加、食量大但變瘦;肥胖中高齡較常見。
甲狀腺亢進:暴食變瘦、心跳快、焦躁、嘔吐/腹瀉、毛質差。

9.傳染病(貓瘟/泛白血球減少症、狂犬病、上呼吸道病毒群等)

重點:幼貓與未完整接種者風險高;例行疫苗可大幅降低重症與死亡。
行動:依獸醫建議完成基礎針與年度加強。

10.肥胖與骨關節問題

常見徵兆:行動遲緩、跳不上去、梳理不到下背/尾根部、體態明顯圓潤。
重點:肥胖加重關節、心血管與糖尿病風險;需計畫性減重與環境豐富化。

貓咪常見疾病

這些「紅旗症狀」出現就要看醫生

  • 完全排不出尿、持續用力卻沒尿(急症)

  • 連續嘔吐、血便、黑便、急速虛弱

  • 呼吸急促/困難、發紺、昏厥

  • 意識改變/癲癇、極度嗜睡不進食

  • 突然跛行/後肢癱軟(血栓可能)

 

居家預防:4 大日常習慣

  1. 水分管理:濕食+循環活水,增飲水量,降低 FLUTD/腎臟負擔。

  2. 營養與體重:高品質主食、控制熱量、定期體重紀錄。

  3. 壓力管理:固定作息、貓砂盆足量(N+1 原則)、環境豐富化。

  4. 預防醫學:驅蟲/除蚤、疫苗、年度健康檢查(血檢、尿檢、口腔)。

 

❓ 常見問題(FAQ)

Q1:公貓比較容易泌尿道阻塞嗎?
是。公貓尿道細狹,結晶/結石或黏液塞較易卡住;有排尿異常請急診。

Q2:年長貓一定會腎臟病嗎?
不一定,但風險上升。補水、早期檢查與腎臟友善飲食有助延緩惡化。

Q3:口臭就是口炎?
不全然,但口臭多與牙周病或口炎相關,建議牙科檢查與潔牙計畫。


毛小愛優惠專區|限時優惠給最愛毛孩的你

#毛孩也是家人,當然要享有最溫柔的照顧!

👉 想幫毛孩找到貼心的專業寵物保姆?
立即下載毛小愛APP:fluv.com

喜歡這篇文章嗎?快分享給同樣愛毛孩的朋友吧!
🐕想看更多實用知識與照護技巧,歡迎追蹤我們:

FB粉絲團:@fluv.tw
毛小愛IG:@fluv.tw
Youtube:@fluv_tw
Fluv 官網:www.fluv.com

點閱: 6